备课专用稿纸课题第3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简述森林古猿进化为类人猿祖先和人类祖先的大致过程。4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活动等活动达成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人类起源[ Tag ]
第7单元 生命的演化,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1节 生命的起源,一.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1.神创论: 女娲造人 上帝造人,2.自然发生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 腐草化萤 腐肉生蛆 淤泥生鼠,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17世纪中叶,意大利医师弗朗西斯科雷迪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雷迪的实验,巴斯德的实验,3. “生生论”: 雷迪和巴斯德的实验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 生态系统概述,第2节 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定义,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叫生态系统.,个体,群落,生态系统,描绘 草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思考:生态系统有哪些因素组成? 各组成成分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生态系统,生 物,非生物环境,提供能量和物质,生物因素: 生产者(producer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分析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3.分析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可能生活着哪些生物?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图中生物之间具有什么关系?,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草,狐狸,兔,思 考,这一年雨水丰沛、温度适宜,草原植物生长繁茂, 兔的数量将会如何变化?,兔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增加
知识复习: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重要功能是什么?,营养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重要功能: 能量流动和物质 循环,生物圈2号鸟瞰,生物圈2号全景,生物圈2号内分布区,西肺,居住区,热带雨林,农业区,热带草原,海洋,沼泽,沙漠,南肺,农业区内景,“海洋”,那么,生态系统是怎样维持其稳定性的呢?,生物圈2号,占地12000平方米,由80000根白漆钢梁和6000块玻璃组成。里面有微型的
第二十五章 第2节 现代生物技术,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你见过这些会发光的生物吗?,1.知道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2.举例说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3.关注和评价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树立利用生物科学为人类服务的意识。,提示: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生物体的性状是通过什么代代相传的?,提示: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什么是 基因?,多莉和威尔穆特,转基因荧光猪(左),转基因“蓝”玫
第二节 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超级大南瓜,蓝玫瑰,“蓝”玫瑰,蓝玫瑰,是将三色紫罗兰所含的一种刺激蓝色素产生的基因植入玫瑰中,使得花瓣自然生长成蓝色。,乳汁中含有人生长激素的转基因牛,“肉”土豆,转基因荧光猪(左),你见过这些会发光的生物吗?,分析科学家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研究过程,活 动,讨论: 1.转基因技术的操作对象是什么? 2.转基因技术的任务是什么? 3.转基因细菌为什么能够在短时
走进一个不熟悉的超市,在种类繁多的商品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商品呢?超市物品摆放有什么特点?,分类摆放,游戏活动(-):尝试分类,要求:请根据老师提供的52张纸牌,将纸牌进行逐层的分类。每次分类要说明根据什么将其分类。,分类之初体验,生物种类十分丰富,据估计,目前人们已命名的生物约有200万种,其中动物约有150万种,植物约有50万种。为了人们更好的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科学家对
第23章,第2节 生态系统概述,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 4、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加强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生态系统的概念,欣赏歌曲,把你听到的歌曲里的景象进行描述。,草原生态系统,1.从歌中可以听到的生活在这个草原的生物有哪
被非法砍倒的树,水土流失,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 生态系统概述,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概述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北美的凯巴森林主要由松树、冷杉和云杉构成,森林的底层还生长着多种草本植物。100多年前,森林中大约有4000多只黑尾鹿吃树叶或草本植物。狼以黑尾鹿为食,凶狠的美洲狮常常捕猎狼和
1,第25章 生物技术,第1节 发酵技术,我国是卓立于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你知道酒是如何酿制的吗?,导入新课,2,1.通过学习我能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我会制作米酒、酸奶、面酱等食品,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协作精神。 3.通过学习我可以介绍沼气发酵原理以及工业化的发酵产品。,导入新课,学习目标,3,面包 酸奶
斑马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它身上的条纹通常是黑白相间的。荧光斑马鱼被分别转入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或珊瑚虫红色荧光蛋白的基因,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出绿光或红光。,你见过这些会发光的生物吗?,荧光斑马鱼作为观赏鱼在市场上销售,是第一种上市的转基因动物。但是科学家们想要用它来检测水中的污染情况。为此他们给发光蛋白的基因加上了“开关”启动子。这些转基因斑马鱼平时不发光,在遇到重金属、毒素、激素时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 生态系统概述,学习目标,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增强爱护生物和保护生物的情感。,位于北美的凯巴森林主要由松树、冷杉和云杉等乔木构成,当然还有多种草本植物、细菌、真菌等。100多年前,森林中大约有4000多只黑尾鹿。黑尾鹿以吃树叶或草本植物为生。森林中还有狼、美洲狮等动物,狼以黑尾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认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教学目标:,4 参与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活动,初 步形成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2 概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3 说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2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物与植物 是_____________关系。,草原生态系统,1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通过________作用为生态系中其他生物提供_______和_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思 考,1.生物为什么需要食物? 2.为什么食物链要从生产者开始?生产者在食物链中有什么作用? 3.食物链中的消费者如何运用它们所获得的能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能不能从动物开始为什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思 考,1.生态系统中为什么需要源源不断的输入太阳能? 2.植食动物是否可以获得生产者固定的全
生态系统的概述,北美的凯巴森林主要由松树、冷杉和云杉构成,森林的底层还生长着多种草本植物。100多年前,森林中大约有4000多只黑尾鹿吃树叶或草本植物。狼以黑尾鹿为食,凶狠的美洲狮常常捕猎狼和黑尾鹿。森林中阳光普照、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温度适宜印第安人与各种生物在这片森林中和谐地生活着,森林里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森林是一种生态系统,概念: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
会发光的老鼠,银光水母,转基因紫色番茄 可抗癌防糖尿病,被植入三色紫罗兰所含的一种能刺激蓝色素产生的基因,花瓣因而自然呈现蓝色。,蓝玫瑰,转基因超级大南瓜,第2节 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染色体,细胞核,DNA,细菌DNA,酶切(基因剪刀),转基因技术,酶切(基因剪刀),人胰岛素基因,科学家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过程,质粒,2.转基因技术的操作对象是什么?,1.转基因技术的任务
1、现代类人猿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 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不仅在___、___、_____等方面有相似的特征,而且有许多相似的______。 3、由于造山运动和气候的剧烈变化,迫使一些___成群地转向地面生活,最终进化为____;仍然树栖生活在森林中的一些___,则进化为___。 4、________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5、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为:_______
第25章 生物技术,第2节 现代生物技术,自然界中会发光的水母和珊瑚虫,从水母和珊瑚虫中分离出荧光基因,你见过这些会发光的生物吗?,斑马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它身上的条纹通常是黑白相间的。荧光斑马鱼被分别转入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或珊瑚虫红色荧光蛋白的基因,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出绿光或红光。,超级鼠,胖鲤鱼,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呢?,视频:了解科学家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过程,思 考,一、什么是转基因技
第3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课时),1/19/2021,1,你认识它们吗?,1/19/2021,2,学习目标,通过“对动物进行分类”活动,了解动物分类的方法。 认识动物进化系统树,了解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1/19/2021,3,水螅,涡虫,蛔虫,蚯蚓,蜗牛,磷虾,翡翠树蛙,野兔,海马,丹顶鹤,海龟,北极熊,1,3,4,5,6,7,8,9,10,11,12,2,猪肉绦虫,1/1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思考,展示生态瓶:密闭的生态瓶内的生物能长时间存活的原因是什么?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凯巴森林的黑尾鹿,却导致了森林的破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可能生活着哪些生物?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图中生物之间具有什么关系?,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草,狐狸,兔,思 考,这一年雨水丰沛、温度适宜,草原植物生长繁茂, 兔的数量将会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 1. 说明太阳能是生态系统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2. 描述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 3. 举例说明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科学思维 分析食物链当中各种生物在能量上的联系 科学探究 构建能量逐级递减的模型 社会责任 关注池塘等身边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以食物链为基础的能量流动及特点。 教学难点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导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掌握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营养级以及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关系。 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间的关系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综合分析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知识结构: 复习回顾: 1.什么是生态系统? 2.池塘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它们
生物八年级(下) 导学案 课题: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4) 学习目标: 1.概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脊椎动物类群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环节 一.回顾旧知(学生代表主持复习) 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分 两大类,分类的依据是 脊椎动物又分为 、 、 、 、 二.导入新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复杂性和关联性。 【重难点】食物链与食物网 【教学设计】 一、知识准备: 生态系统由 和 组成,按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不同,我们将生物分为 、 与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各自特点、主要物种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理解:物种间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关系 3应用:根据动物的特点明确其分类地位。 二、学习过程: (一)无脊椎动物知识框架 主要类群(门) 结构特点 主要物种及与人类关系 原生动物 整个身体由______个细胞构成 1眼虫等鞭毛虫类能吸取水体中的_________,减轻水体污染;但水体中原生动物过多又会
23.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生探究、讨论,教师引导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展示前几天制作的生态瓶,讨论其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认识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深入理解动物系统进化树的含义,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课题名称:第21章 第1节 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1.了解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起源学说等有关生命起源学说的几种主要观点; 2.讨论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说明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起源学说的大体过程。 教学重点 1.米勒的模拟实验; 2.原始地球条件下的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难点 原始地球条件下的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第三节 植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各类植物的种子,了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被子植物”的活动,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 3.通过“和蔬菜交朋友”这一活动,认识和运用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能力,并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教学内容 发酵技术 教学目的 科学目标 1、理解酵母菌的发酵原理,通过探究活动理解不同因素(温度,不同物质糖和面粉)对酵母菌发酵效果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发酵食品 技术目标 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学会使用温度计、天平等等 工程目标 自制发酵食品馒头、米酒等 数学目标 掌握酵母菌的发酵原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理解STEM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流程。 其他目标 1.深入理解STEM的概念,经
第三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相似性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2、能说出人类进化的几个主要阶段和四种现代人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能够认同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2.教学
22章 第3节 植物的主要类群 一、课标要求 1、概述植物(如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识植物系统进化树。 2、了解不同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活动认识不同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对不同植物类群的比较,进一步理解进化系统
教师 单位 授课时间 课题 第3节 植物的主要类型(第三课时) 授课学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概述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概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不同,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思维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裸
教学案 设计者: 八年级生物下 科 课题 生命起源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1.说出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起源学说等有关生命起源学说的几种主要观点; 2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米勒的模拟实验; 2.原始地球条件下的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 难点 原始地球条件下的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 准备 课件 导学案 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预
第7单元生命的演化 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1节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 2.过程与方法: 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
备课专用稿纸 课题 第3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森林古猿进化为类人猿祖先和人类祖先的大致过程。 4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活动等活动达成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重点难点 类人猿和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生态农业在农村环境的应用 课型 新授 三 维 目 标 1、知识目标:知道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懂得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学会能够设计并实施调查家乡环境变化的活动,并得出初步的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环境建设,鼓励学生参与身边的环境建设。 重难点 教学重点:农村与农村环境。 教学难点:生态农业的产业结构及特点 教法、学法 合作
第3节 植物的主要类群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各植物类群(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分析比较不同植物类群的异同。 【自主学习】 一、植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名称 主要特征描述 生殖方式 所属类群 墙藓 有 、 ,有假根。 叶的作用: 、 。 植物 植物 芒萁 有 、 、 , 有 组织、 组织
第三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教师寄语: 探索人类起源,开创世界未来。 教材分析: 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许多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为此本章注意突出有关的基本观点,即人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并指出可以用古人类的化石和遗物作为证据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本节内容具有开放性,指出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目前仍有许多争议,这是正常的。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故本节重难点是人类的起源、证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进行活动分析,能够列举出不同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过程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正确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 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