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钱三强和钱学森篇一:钱学森家人均名声显赫 钱学森家人均名声显赫 名门之后 钱学森乃名门之后,父亲及岳父都是近代进步人士。其父钱均夫创办“劝学堂”,以传播民主革命的思想,教授热血青年,投身民主革命;岳父蒋百里更是将近代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2021年,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夺得诺贝尔化学奖, 成为又一位闻名世界的华人。 父亲:钱学森启蒙老师 1911年12月11日(农历辛亥年十月廿一),钱学森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是独生子。父亲钱均夫(18801969)祖籍杭州。据考证,他们是吴越国王钱缪的后嗣。钱缪是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国王。西湖边的钱王祠即为纪念钱缪而建。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
2、代,钱氏家族曾出过众多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著名学者。钱均夫是钱缪的第32代世孙。 据了解,钱均夫的父亲在杭州经营丝绸,钱均夫是这位没落丝商的第二子,幼年得到了家庭良好的教育,早年就读于当时维新的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1899年肄业。1902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教育学、地理学和历史,以施展其“兴教救国”的抱负,1908年毕业。后来,他在日本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认识到不进行民主革命就不可能挽 救中国。 1910年,钱均夫毅然回国,在上海成立“劝学堂”,以传播民主革命的思想,教授热血青年,投身民主革命。1911年、
3、1913年钱均夫两次出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现杭州第四中学)校长,旋赴北京教育部任职多年,后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1956年被.人民政府国务院任命为.文史馆员:著有逻辑学、地学通论、外国地志、西 洋历史等。 钱学森随父母杭州迁到上海。钱均夫是一位非常负责的父亲。在钱学森幼年的知识启蒙里,是父亲首先向他开启人生与智慧之窗。钱学森后来常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博学多才、谦恭自守的钱均夫,营造了家庭宁静的文化氛围与求实精神,这对幼年 钱学森的成长至关重要。 母亲:给儿子惊人天赋 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是杭州富商的女儿,因其父很欣赏钱均夫的才华,便把她许配 给钱均夫。章兰娟性格开朗热情,心地善良,聪
4、颖过人。她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女性,她的一言一行,给了儿子以规范,注入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她的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极强,具有数学天赋。她心灵手巧,富有想象力, 尤善针带刺绣。她随手绣出的金丝珍珠鞋,可称之为巧夺天工的工艺品。 钱学森在回忆他的母亲时说:“我的母亲是个感情丰富、纯朴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个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孩子行善事的母亲。母亲每逢带我走在北京大街上,总是向着乞讨的行人解囊相助,对家中的仆人也总是仁厚相传。”“母亲的慈爱之心给了我深远的 和连绵不断的影响”。 或许,钱学森的惊人天赋,就是来自母亲的遗传基因。 岳父:助女婿实现理想 钱学森的岳父蒋百里将军(1882-1938)是把
5、近代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 的第一人。 蒋百里少年时,因深感甲午战败之耻,1901年留学日本,4年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名列全校之冠。翌年回国,即投身军界,一生以建立现代国防为志。1906年赴德国研习军事。1903年在东京主编浙江潮。1912年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1938年5月起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他是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高级军事顾问、陆军上将。蒋百里代表作国防论凝聚着他一生军事著作的精华。蒋百里学贯中西, 为现代著名军事家,于文学、史学也都有很高的造诣。 蒋百里曾经帮助钱学森化解与父亲的纠纷,助其实现理想。1936年底,蒋百里奉派出访欧美各国考察军事,女儿蒋英和母
6、亲、五妹蒋和同往,蒋百里安排蒋英、蒋和留居德国柏林学习。同年11月,蒋百里夫妇飞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专门看望老友的儿子钱学 森。 这一年是钱学森负笈美国的第二年,拿下了硕士学位。他见到蒋百里如见亲人,说出了与父亲的争论:他打算下一步攻读航天理论,其父回信说中国航天工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还是研究飞机制造技术为好。钱学森认为西方国家航空工业非常发达,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若从事飞机制造业研究,很难超过西方国家。掌握了航天理论,则能跨越式发展,有超越西方的可能。蒋百里回国后即去杭州拜望钱均夫,他说:“学森的想法是对的,你应该改变陈旧的观念,支持他研究航天理论,回国后发展航天事业。”钱均夫尊重老友的意见
7、,致函儿子,表示理解他的想法。钱学森如释重负,从内心感激蒋百里。 堂侄:诺贝尔奖获得者 2021年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钱王钱缪第34世孙。得知这一消息,当时正在家休养的钱老听说后,很是高兴,并表示祝贺。“永健虽然出生在美国,但他父母都是堂堂中国人,因而此次获奖既是中国人的光荣,也是我们钱家人的光 荣,可喜可贺。”钱老之子、钱永健的堂哥钱永刚教授介绍:原来钱学森与钱永健父亲钱学榘为同一祖父,后因钱学榘家中途没落,作为叔叔,钱学森的父亲负担起了钱学榘姐弟的学费,钱学榘与钱学森两人一起从上海交大毕业,并赴美国留学。钱学榘与钱学森虽说是堂兄弟,可关系不亚于亲兄弟,两人成绩优
8、秀,而且都是搞航空研究的,钱学森回国后,钱学榘 凭自己的努力,曾担任过美国波音公司的总工程师。 “至于我们的名字,还特别有个讲究呢。”钱永刚告诉,由于钱家支脉较多,故曾有家规,从第30代孙起启用家谱“继承家学,永守箴规”,而这八字箴言也因此成为钱学森一家的家训。“永健的子女,至今还都是按照这个原则来命名的,”钱永刚告诉。这 也可以看出钱永健在观念上仍深深扎根中华传统文化。 “钱学榘有三子,钱永健是老三。”钱永刚说,“自打老爷子回国后,我们两家一度中断了好多年联系。后来,尼克松访华后,钱学榘夫妇曾携子女几次回国探亲,两家人又有 了交往。由于当时我在部队,无缘见面,不过我妈妈与永健他们都挺熟。”
9、当时钱永健在获奖后说:“因为我是华裔,可能很多中国人受到很大鼓舞,希望更多中 国年轻人也能投身到基础理论研究中来。”本报综合消息 钱氏家族名人录 钱家是一个颇有.声望的家族。据考证他们是吴越国王钱缪的后嗣。宋代以来,特 别是明清时代,钱氏家族曾出过众多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著名学者。 据了解,北宋时有钱易,17岁取进士,时人称他“有李白才”。 宋代有进士钱昆,官至秘书监,善草隶,能诗赋,有文集。明代翰林修撰钱福,弘治 中试礼部廷对皆第一。 明代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钱士开,万历殿试第一。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万历进士, 授编修,曾讲学于东林,有牧斋集等传世。 乾隆进士钱大昕,于音韵训诂犬多创见,长于校
10、勘考订,有廿二史考异。 康熙四十二年一甲进士钱名世,官翰林院侍讲。清代著名学人还有藏书家钱曾、书法 家钱坫、诗人钱鲁斯等。 当代亦有众多政治家和学者出自这个家族,诸如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复、钱穆等。钱缪的后裔不仅人才辈出,而且遍布世界五大洲。据统计,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综合篇二:几位著名中国物理学家与西方物理学大师们 几位著名中国物理学家与西方物理学大师们 摘 要:回顾了吴有训、严济慈、赵忠尧、王淦昌、钱学森、钱三强、彭桓武和黄昆等几位中国早期物理学家在海外求学时的宝贵经历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勤奋与气
11、节,对祖国的挚爱以及同国际一流物理大师们的友谊。 关键词:康普顿效应,压电效应,黄方程 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于1932年回顾了几位中国较早期物理学家在海外求学时的宝贵经历片断作为对中国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的纪念 中国物理界学子赴海外求学始于20世纪初,例如何育杰先生19041908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受业于物理学家舒斯特,并听过卢瑟福关于原子物理学方面的讲演;夏元理先生19051906年赴美国伯克利学校学习,19061909就学于耶鲁大学,19091912年留学于德国柏林大学,受业于普朗克和鲁本斯,19191921年,夏先生第二次到柏林,经普朗克介绍认识了爱因斯坦;胡刚复是庚子赔款的第一届留美生,
12、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X射线的研究;饶额泰1913年留美,先后在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叶企孙1918年赴美,在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事实上这批学人都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创始者20世纪30年代,严济慈就曾称颂何育杰先生和夏元漂先生为“中国最早而最好的物理学大师”这一代中国物理人多数都学成回国,培养出了一批批学业上更有造就的学生这其中吴有训出国前是胡刚复的学生;王淦昌出国前是叶企孙、吴有训的学生;吴大欺在80岁高龄时还说:“我最怀念的教师是在南开大学物理系教我的饶疏泰先生”钱三强留法前则是吴有训、严济慈的学生;而黄昆赴英前曾是吴大猷的学生 中国物理界早期留学者,中国物
13、理界的普罗米修斯们,尤其是抗战前后的留学者,特殊的历史时代使他们除却对科学的个人的向往外,更有一种沉甸甸的使国家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系于心头他们之中有些人在多种困难并存的环境下取得的成就令我们今天仍为之击节,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们深怀使命感不无关系下面仅择几人几事为今天和明天的中国物理学子洗心砺志。 1吴有训 吴有训先生于 1916年考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受教于留美归来的胡刚复博十在胡先生的指导下,吴有训在国内即对X射线有了一定的了解1921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赴美留学机会该年底吴有训赴美,1922年初进人芝加哥大学其时,著名物理学家康普顿正以访问学者身份在芝加哥大学从事研究与教学,
14、1923年他正式成为该校教授,该年5月,康普顿发表了解释X射线被石墨散射后频率改变的现象(后称康普顿效应)的论文当时也研究这一现象的美国物理界一位重要人物杜安已有所谓“箱子效应”和“三次辐射”的理论,因此他极力反对康普顿的工作吴有训先后以十几种元素为散射物质进一步做了大量深人研究,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方案以无法辩驳的事实对康普顿的理论给予了极大支持这些成果得到了国际物理界的关注和承认,相关数据被一些国际著作引用吴先生1926年获博士:学位 1962年杨振宁从国外赠书给吴先生,于扉贞题词:“年前晤Compton教授,他问我师近况何如,并谓我师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学生,”国外有的物理教科书,因尊重吴先生
15、的工作而将康普顿效应称为康普顿吴有训效应 2严济慈 严济慈先生于1923年赴法国留学,1927年获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发现了晶体的压电效应,但压电效应的定量数据的获得,是由严先生深入研究并精确测量给出的。严济慈的导师是物理学家法布里,他是居里夫妇的好朋友玛丽居里夫人对严先生的研究非常支持,并把四十年前居里用过的石英晶体样品借给了严济慈著名的物理学家朗之万对严济慈也非常赏识,给予了许多指导和帮助严先生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总结出了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及其反效应具有各向异性、饱和现象以及瞬时性等特性,扩充发展了居里的理论1927年,法布里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在就职仪式上他宣读了他的得意弟子严济慈的博士论文1930年底严先生回到北平,出任成立不久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专任研究员和所长。1935年,他与著名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及卡皮察同时当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 3赵忠尧 赵忠尧先生1927年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