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诵读古诗,引发期待、诵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谈谈诵读古诗后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又见家乡时感受到人事的变化。、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谁不愿意为家乡出份力?家乡,有了你们的参与而日新月异,变化多多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以诗引路,促使学生认真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二、
2、大胆想象,拓展思维、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比如侧重变化写,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想象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久别重逢的场面人,会有怎样的感慨。、想象回家的历程。、想象家乡的某处景观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小组互说,打开思路。、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三、交流积累,活化语言、交流课内外积累的关于与家乡的好词好句佳段。阅读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引导学生适当地加以运用。、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自行思考,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动笔写作,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自行初改。五、小组评议,再改评赏、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讲评中注意抓住学生的独特视角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的非凡而合理的想象进行评价;抓住学生的准确语句表达自己感情角度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的个体进步进行评价。、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分两种类型展示:优秀习作展示;进步习作展示,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习作的赏析、交流、评价,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训练的一次良好的语言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作品赏析中,通过对话交流,点拨写作方法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达到听说读写综合发展,习作与口语交际携手共进的目的。4 / 4